《数据库模型-数据结构-网状模型》要点:@H_301_2@
本文介绍了数据库模型-数据结构-网状模型,希望对您有用。如果有疑问,可以联系我们。
我们上次聊了数据结构的层次模型,本日看下结构的网状模型.
网状模型:用网络结构表现实体类型及其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,顾名思义,一个事物和另外的几个都有联系这样构成一张网状图.
1、条件特征
(1)容许有一个以上的节点无双亲.
(2)至少有一个节点可以有多于一个的双亲.
网状模型中每个结点表示一个记录型(实体),每个记录型可包括若干个字段(实体的属性),结点间的连线表示记录类型(实体)间的父子关系.
从定义可以看出,层次模型中子结点与双亲结点的联系是唯一的,而在网状模型中这种联系可以不惟一.因此,在网状模型中要为每个联系命名,并指出与该联系有关的双亲记录和子记录.
2、表示办法:
实体型:用记录类型描述
每个结点表述一个记载类型(实体);
联系:用结点之间的连线表现记录类型(实体)之间的一对多的父子关系;
网状模型与条理模型的区别:
网状模型:允很多个结点没有双亲结点;
容许结点有多个双亲;
允许两个结点有多种接洽(复合接洽);
可以更直接的去描写现实世界;
要为每个联系定名(L1、L2),并指出该联系相关的双亲记录和子女记录.
3、多对多在网状模型的表现
用网状模型表现多对多的关系
办法:将多对多直接分解成一对多的联系
4、 举例@H_301_2@:学生选课模子
它由3个数据项组成,即学号、课程号、成绩,表现某个学生选修某一门课程及其成绩.
5、把持
插入:插入尚未肯定双亲结点值的子结点值;
删除:只允许删除双亲结点值.如可删除一个教研室,而该科研室所有教师的信息仍保存在数据库中.
修改:可直接表示非树状结构,而无须像层次模型那样增加冗余结点,因此修改操作时只必要指定更新记录即可.
网状数据系统(DBTG)对数据加了一些限制,提供了必定的完整性约束:
码:唯一标识记载的数据项集合;
一个联系中双亲记录和后代记录是一对多的关系;
支持双亲记录和后代记录之间的某些约束性条件;
症结:实现记录联系;
常用办法:单向、双向、环向、向首链接;
6、 优缺点
网状数据模型的长处如下:
(1) 能够更为直接地描述现实客观世界,可表现实体间的多种复杂联系.
(2) 具有优越的性能,存取效率较高.
网状数据模型的毛病如下:
(1) 结构比拟复杂,其数据定义语言(DDL)、数据操作语言(DML)复杂,用户不容易使用.而且应用环境越大,数据库的结构就变得越复杂,不利于最终用户掌握.
(2) 数据独立性差,由于实体间的联系本质上是通过存取路径表示的,因此应用程序在拜访数据时要指定存取路径.
以上,相识下~